各医疗机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好家园,我国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医疗机构污水是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其水质随不同的医院性质、规模和其所在地区而异。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也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医院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为:病原体(寄生虫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机物、漂浮及悬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医疗废物是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甚至会有放射性和损伤性物质,因此医疗废物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危险性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构成巨大威胁,国内外均将医疗废物列为“头号危险废物”或“顶级危险的致命杀手”,若处置不当,必将引起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医院“前门治病,后院感染”的现象。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治,我们每一位公民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既是良好生态的享有者,也是保护者。只有共治才能共享,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行动起来,就可以为保护、改善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
为此,我们发出倡议:
医疗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让我们共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社会和百姓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