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校党委书记姜治莹、校长张希多次就强化附属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尤其是我校附属医院院区数量多、分布广,院内人员杂,同时涉及了教职工、学生、患者、家属等多个群体,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始终对附属医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开展多部门协调联动,切实抓好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一、高位联动,强力推进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各项要求,严格贯彻“三管三必须”精神,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通过专题会议、实地调研、现场督导等各种方式切实履行大学指导责任,不断强化医院主体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我校每年定期召开由分管副校长召集的全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通报安全生产工作完成情况,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并且不定期多次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和安全生产专项工作部署会议,均由主管领导出席,多部门共同参加,根据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的要求,梳理安全隐患,落实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我校与各附属医院、各附属医院与各科室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一把手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的责任意识,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总体要求,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主抓,医院其他领导具体负责,实现“党委主责、各负其责、人人有责”,督促各医院绷紧安全工作“一根弦”、织密安全责任“一张网”、掌握安全底数“一本账”、筑牢安全防范“一堵墙”。
二、建章立制,压实责任
我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及省市有关规章制度,指导各附属医院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医院安全组织体系,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真正压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
我校将医院安全生产情况纳入医院主要负责人的履职清单中,将安全管理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监管体系,做到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要求各医院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将安全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等一并部署,抓日常医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同时,把安全管理工作融入进去,并落实到最小单位,如门诊、病房、实验室等,切实压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指导各医院通过建立并签订各级各类责任清单,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真正做到无死角、无空白,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种阵地、渠道,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学校和医院的报刊、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张贴宣传栏,制作宣传片,开展征文及知识问答等活动,做到报刊有字、电视有画、广播有声、网络有文,营造良好的安全舆论氛围,让安全生产的有关要求做到人人知晓。
三、多措并举,常抓不懈
我校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以防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和改善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为抓手,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分层分级分类培训,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安全责任培训、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相关技能培训等;二是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抓好各项安全评估;三是推动建立底账清单并动态更新。
我校紧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清单,聚焦排查治理要点。学校在重要时间节点,如春节、国庆节等,由医院管理处和保卫处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联合进行附属医院安全生产大检查,并且不定期开展急诊夜诊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立行立改,并以书面形式印发检查情况通报,详细盘点检查问题和风险隐患,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实现通过加强监督抓隐患整改,通过风险评价抓源头控制。同时,认真落实省市有关督导检查整改意见,督促各附属医院举一反三,有效整改,及时反馈。
四、加强演练,防患未然
学校指导各医院全力做好各项预案,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要求各医院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做到以演练查隐患,以演练促实战。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切实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实现报告及时、指挥有力、处置得当。
吉林大学将时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负担起安全生产的政治责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责任落实在“前”、隐患发现在“早”、风险管控在“小”,牢牢守住安全红线、筑牢安全底线,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中国、健康吉林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