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重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专题>安全生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3 13:21:00A+A-
  

  今年以来,梅河新区卫生健康局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任务,立足“功能实在管用、运用方便快捷、易于搭建推广”,积极探索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为全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先行先试。

  一、积极宣传发动、排查摸清底数
  年初在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正式引入“医安云”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邀请平台研发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局领导班子带领业务科室分别对包保的单位进行宣讲,让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医安云”平台的实际功能。平台研发单位选派4名专家,对全市52家引入平台的医疗机构,实施全覆盖、无死角的地毯式安全风险排查,共排查出风险点2695个,制定安全检查标准37份,建立数字化网格580个,从而形成清晰的安全风险清单,为后续的风险防控和应对提供准确依据。
  二、全员学习培训,规范平台运行
  平台投入使用前,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了全员应用培训,帮助各岗位人员尽快掌握工作职责。在市妇幼保健院集中组织了两期各一级医院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应用技能培训,再由业务骨干做好本单位全员培训。针对二级以上医院人员多、诊疗任务重的实际,平台工程师深入到各医院,结合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分批次进行培训指导。成立由平台专家、局机关和各医院平台管理负责人组成的工作群,收集整理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及时进行线上线下沟通,保证平台平稳运行。
  三、建章立制规范,严格督促落实
  在平台投入运用初期,由局机关成立工作组,在平台研发单位派遣技术专家配合下,随机深入各单位开展现场模拟实操演练,考核验收各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平台操作与应用水平,对考核不合格人员重新培训,确保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一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由局安监科对自查完成率建立统计台账,连续两个月不足70%的单位,进行全系统通报批评,连续一个季度不足70%的约谈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并在全系统公示。二是建立平台应用情况考核制度,用平台可量化的目标和结果,填补医院对安全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空白,严格奖惩措施。三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机关各科室根据任务分工,依托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检查,结果反馈、整改验收都以平台进行,提高各单位有效运行“医安云”平台的积极性。
  四、立足解决问题、管理成效明显
  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完成安全检查任务25.3万次,签发阅办文件2180人次,记录隐患排查整改275项,全系统整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一是解决了管理生产底数不清问题。将全市52家医院,22家托育机构,258家诊所,11家医疗美容机构全部录入平台,每家医院都形成了一张安全管理网格,全系统也打造成一张“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安全大网,实现数字化清单管理。在“医安云”平台能随时调阅各单位安全工作落实情况(比如:文件签阅,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等)。改变了以往系统大、单位多,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底数掌握不清、不准的困境。二是解决了管理责任界定不明问题。平台设置的数字网格功能,使科室与科室之间责任区域界定更加清晰,使员工与员工之间责任划分更加明确,可全面准确掌握各岗位人员履职尽责情况,彻底解决弄虚造假应付检查、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有力降低了因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风险。三是解决了安全防范能力不足问题。平台设置的检查单功能,提供了规范统一的安全检查标准,并且将检查任务和标准直接发布到一线各个工作岗位人员,省去层层传达、层层报送、层层反馈诸多环节,真正的实现“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工作目标。四是解决了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不落实问题。平台区域管理和人员管理模块,帮助实现每个网格与部门责任关联、与管理者责任关联,既要履行条线业务安全生产职责,又要履行分管业务领域安全生产职责,将医院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因某个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影响单位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问题。五是解决了安全隐患闭环管理不理想问题。平台安全报表和隐患管理模块,能全面跟踪记录,实现通知传达、任务部署、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复查验收等各个环节全部在线记录,并且自动化统计归集。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全部精准留痕,而且数据永久性保存。
  (供稿单位:梅河口新区卫生健康局   作者张学存)
  初审:王斌斌
  复审:石玉
  终审:周景武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网站地图 地址:长春人民大街1485号省政府2号楼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5570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9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