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副主任医师杨梅,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12320健康热线”栏目,专题讲解“猝死的原因及预防”方面的问题。
猝死指的是发生在24小时内的非意料中的突然死亡(某些人发病急,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大多数的猝死均为心源性猝死。
猝死特点:发病紧急,突然,恶性程度高,后果严重,发病率高(我国每年180万人死于猝死),已超过乳腺癌等某些肿瘤。多发生于院外,大多数猝死源于心脏骤停,40%的心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于睡眠中,70-80%的心脏骤停发生于家中,发病平均年龄44岁,我国资料表明72-80%的心脏骤停发生于院外,这就意味着患者无法在发病后的得到最及时的医疗专业人员的救治。
非心源性猝死原因:包括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等),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急性发作,肺栓塞等),主动脉夹层、坏死性胰腺炎等。
心源性猝死原因:是由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占全部猝死人群的75%以上,患者既往可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1小时内的猝死病例中,冠心病占90%,而1小时以上的猝死病例中,冠心病占60%,说明是急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在心源性猝死人群中,80%的死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有关,患者主要的表现为急性心肌细胞缺血,心肌细胞的急性缺血可导致心脏电活动出现紊乱,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室速、室颤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未被发现或得到及时的救治,就会猝死。往往在发病的第一个小时内死亡率最高。
其他导致猝死的心脏疾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心衰等。还有一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缺陷性疾病,最常见的如Brugada综合征及Q-T间期相关综合征、右室发育不良等,多与家族遗传有关,这类患者的心脏没有发生结构及形态的异常,只能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才能查出原因。
猝死的表现:前驱症状可表现为胸闷、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无症状,猝死发生时患者可出现黑朦,意识障碍,突然倒地,意识消失后抽搐,心音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清,呼吸继而停止,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脏停搏或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心跳骤停发生时:15秒可表现为抽搐,30秒表现为 呼吸停止,1~2分钟可出现瞳孔固定,4分钟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6分钟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所以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成功率每1分钟降低10%。
遇到心脏猝死,我们应该做的:应立即就地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拳击胸骨中下段,刺激心室搏动),如无效,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病人仰卧,置于硬板处,双手交叉重叠置于胸骨中下1/3处,向下垂直按压,深度4-6cm,100-120次/分,这时心脏处于胸骨及脊柱之间,通过按压使心脏的泵功能恢复,达到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在心脏按压的同时进行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如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心律可停止,如未恢复要一直坚持到医务人员到达,如有条件可启动AED自动除颤器。
我们需要注意的:
1.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如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因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戒烟等,积极治疗原发心脏基础疾病)。
2.剧烈运动、熬夜可导致心脏交感活动增强,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3.有猝死家族史的病人应尽早于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预防猝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