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对于忙碌了一天的人儿来说,晚上回家最舒服的事莫过于泡脚!奔波了一天的双脚缓缓放到热水里,水盆里荡出一圈圈波纹,热气就像波浪一样从脚底蔓延到小腿,很快,全身都放松下来。泡脚虽好,也要讲究科学方式,否则不仅不能养生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泡脚?这几点要注意
泡脚时间
泡脚首先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最多半个小时,否则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尤其是老人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昏厥。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造成营养不良。
水温
泡脚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水温过高,不仅有可能烫伤皮肤,还会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刺激过多血液涌向下肢,引起身体其他器官供血异常。水温比人体体温略高即可,在38°—43°范围的温度比较适宜。
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泡脚水温度过高,有可能引发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发病。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水温过高,烫伤皮肤,哪怕是一个水泡,都有可能引发感染,很危险。
入药
泡脚的热水,根据身体状况,添加中草药,会有裨益。比如体虚畏寒者,可以用生姜水泡脚,生姜水还可以舒缓身体疲劳。但入药成份因人而异,添加药量也不可过多,最好咨询医生,适当地添加一些。
慎用按摩脚盆
中医按摩主要是通过按摩刺激局部穴位以达到治疗效果的,而按摩脚盆的水流力度不够,且刺激面较大,不易达到效果。按摩脚盆用料复杂,加入中药后有可能起化学反应。
以下人群不适合泡脚
1.糖尿病患者
一般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比较脆弱,足部末梢神经因出现问题,对温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他们却感觉不出来,因此热水泡脚特别容易造成烫伤,从而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且,糖尿病患者泡脚时血液黏稠度增加,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足部缺血,所以糖尿病患者脚部烫伤后不易痊愈。进一步发展的话,还会造成足部感染、溃烂,甚至足部坏死,导致截肢——这就是所谓的“糖尿病足”。
2.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
正常人的静脉瓣可以帮助静脉完成下肢血液的回流,而静脉曲张的病人主要表现为静脉瓣的功能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局部血流会加重静脉回流的负担。
3.脚气患者
大部分人之所以认为泡脚能减轻脚气症状,主要是因为脚气患者最怕的就是脚痒,而热水烫洗后,瘙痒症状减轻,同时他们心理上觉得热水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其实,脚气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种真菌要100℃才能杀死,一般泡脚水的温度不但不会杀死它,反而会增强它的活性。
“以热止痒”的做法往往起不到长久的效果,因为热水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容易导致皮肤破损,这时体外的溶血性链球菌就可以通过患处的细小伤口侵犯人体,导致丹毒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