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八节,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关于腊八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据资料介绍:喝腊八粥的习俗起始于宋代,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了民间食俗。
一碗腊八粥胜过一箱药,小小一碗八宝粥,恰巧符合了健康膳食的三个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与原料单一的白粥相比,腊八粥中添加了各类五谷,营养更丰富,具有健脾、补气、安神、养血等效用。而不同人群具体该怎么喝?同样也很有讲究。
腊八食物
腊八粥是腊八节最为常见的食物之一,但是因各地物产不同所以食材也有所差异,甘肃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不下20种。而在南方部分地区,腊八粥的材料却精简许多。
腊八面是一种地方传统面食,同样也是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腊八节的节令食俗,在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腊八豆是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直到腊八食用所以称之为“腊八豆”,腊八豆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此很受当地人的喜爱。不过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不过因为受到季节制约,所以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腊八蒜:在腊八节当天,华北大部分地区都有用醋泡蒜的习俗,称为叫腊八蒜,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材料和做法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放到密封的容器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阴凉的地方,使得泡在醋中的蒜瓣慢慢地发酵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豆腐是一种地方特产,在腊八吃这种美味特色小吃,也成为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特有习俗,在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由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有“素火腿”之称。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
不同人群如何选食腊八粥
孕妇适合软糯粥
香糯软烂的腊八粥适合孕妇食用。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所以,对准妈妈来说,以下食物可以多考虑一些:糙米中含有大于100毫克/千克的钙,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含有较高的铁。
老人吃粥多放豆
腊八粥中多放大豆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对预防老年性便秘有一定作用。
消化不良人群
对于该类人群在制作腊八粥时应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因为豆类中含有胀气因子,如食用过多,会造成肠胃不适。在选材时,可以多放些小米,或额外添加一下山药效果更佳。同时注意切勿凉饮,食用时一定要加热。
高血压患者
腊八粥里的薏米、莲子、花生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血压。
儿童
孩子消化能力弱,可以适当加入大枣、莲子、山药、薏仁等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辅料。还可以加入新鲜山楂帮助消化,有的孩子对花生、燕麦过敏,煮粥时这些原料可以不加。
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往往不建议食粥,如果为了响应时令或较为喜欢喝粥,可以科学的搭配食材。燕麦、大麦和一些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可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不会引起餐后血糖的较大波动;荞麦富含铬,有加强胰岛素的作用;白芸豆富含α-淀粉酶抑制剂,能阻断淀粉分解减少葡萄糖吸收,从而起到抑制餐后血糖升高的作用。因此,在制作时应着重选择上述食材,且不要加糖。
肥胖人群
该类人群在选材时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红豆等种皮相对厚一些的淀粉豆类,多选择燕麦、糙米、以及祛湿的薏米;可以用红薯、南瓜等代替五仁,使粥的质地软而不烂,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饱腹感。
天寒地冻,也别忘给家人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让这份温暖,驱散冬日的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