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重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专题>健康科普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0 15:23:00A+A-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自己却不知道,幽门螺杆菌,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
  早期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典型症状:患者出现慢性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晨起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
 
  当少数患者有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相应症状,这提示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黏膜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程中恶化。
 
  部分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节律性上腹痛,呈周期性发作,这提示可能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伴随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乏力、脸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身上有出血点、淤斑、肾功能损害的紫癜症状等,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密切相关。
 
  还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冠心病、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肠外疾病的风险也较大,这些症状却常常被忽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传染方式
  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包括粪-口途径和口-口途径:
 
  *粪-口途径指感染者含菌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饮食,其他人吃下后感染。
 
  *口-口途径指感染者含菌的唾液污染了食物或餐具,其他人吃下后感染,还有一些家长亲吻婴儿或用嘴喂婴儿饭引起感染也属于口-口途径。
 
  *还有一类特殊的途径,即医源性感染,主要是为感染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未彻底灭菌,可导致为其他人检查时传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日常预防
  幽门螺杆菌有传染性,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和传染,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经过高温加热的熟食,喝开水,生吃瓜果蔬菜时洗净、去皮。
 
  定期体检:已有家庭成员明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成员阳性率非常高,因此应及早防治
  感染者需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常呈现家族聚集的现象,所以为了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止二次感染,则应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避免感染其他人。
 
  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何家庭护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注意手卫生,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碗筷高温消毒(消毒碗柜)。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进行治疗时,应遵医嘱,禁忌饮酒,注意复查。
 
  在生活中,要经常注意身体的变化,定期体检,保证健康。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网站地图 地址:长春人民大街1485号省政府2号楼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5570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9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