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重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专题>健康科普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9 13:15:00A+A-
  
  懒得干这,懒得干那,生活中有一类人总觉得浑身没劲,打不起精神来。但他/她可能不是真的懒!乏力超过2周要重视,乏力分为生理性乏力和病理性乏力。生理性乏力:多是由于劳累、熬夜等等情况引起。表现为浑身无力,精神不振,喜欢睡觉等情况。这类乏力常在休息后症状消失。病理性乏力: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休息后也不能缓解。
 
  什么样的乏力需要就诊

  一般来说,如果乏力的症状持续时间小于2周,就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如果超过2周以上,且乏力的症状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通过休息仍然不能缓解;或是没有任何诱因导致的乏力症状;或是乏力伴发其他症状出现,例如消瘦、发热、头痛、呼吸困难、 胸闷气促、颜面或双下肢水肿等。这些乏力情况最好咨询医生。还有一些乏力可能已经存在紧急情况,比如在乏力的基础上,一侧肢体突然瘫痪,不能活动;或患者有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变,在乏力的症状上突然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端坐呼吸等。乏力合并任何危重的情况时,都应该急诊入院。
 
  为什么总觉得乏力

  1.久坐

  坐着时腰椎比躺着和站着承受的压力更大,肌肉也容易产生疲劳,如不及时活动,人会感受到腰部的疲劳、酸痛等。

  2.熬夜

  不少人越累越忍不住熬夜,但熬夜让人错过了身体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大脑需要定期清理,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而睡觉是大脑清理垃圾的最好方式。
 
  3.喝水不足

  人们在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已经丢失了体重的1%-2%,从水合状态来说,这时候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当达到2%~4%时,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尿少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
 
  4.工作量超负荷
 
  不少人每天都是在超负荷工作。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与血糖值持续下降,导致肌肉或内脏局部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的困境。大脑也是需要休息的,张弛有度才能经久不衰。
 
  5.吃得单一,缺乏营养
 
  缺乏维生素B2,易引起疲乏无力。此外,缺铁也会常感觉疲乏无力、心慌气短,体力耐力下降。
 
  6.不少疾病常见乏力
 
  有些乏力可能是由危及生命疾病引起的,例如低钾血症导致的周期性麻痹、肿瘤、重症肌无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心力衰竭、冠心病、呼吸衰竭等;也有可能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首发症状,例如糖尿病、贫血、结核、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肝硬化、肾炎等;还有些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也会导致乏力,例如肌少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抑郁等。
 
  如何改善

  出现乏力,提醒你要注意关注身体了。排除疾病原因,生活中可以从7件事入手改善。
 
  1.别一休息就玩手机

  一项发表在《行为成瘾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休息时玩手机无法让大脑得到有效的放松,反而会让你更加疲惫,之后的工作效率变得更差。
 
  2.适量有氧运动

  通过适当、缓和的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慢慢消除疲劳感。比如健走。

  3.学会做深呼吸
 
  消除轻微的疲劳感很容易,只需要花上五分钟,做几次深呼吸,慢慢地吸气,然后憋上几秒,再慢慢地呼气。增加血液中的氧气浓度。
 
  4.多吃新鲜的果蔬
 
  多吃水果、蔬菜、菌藻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抗压食物,远离快餐等增压食物。
 
  5.别等口渴再喝水
 
  建议少量多次,小口慢饮,这样最利于身体吸收水分,能够起到及时补水的作用。
 
  6.淋浴放松
 
  可以选择淋浴放松一下。当热水从花洒顺头而下,将满脑思绪排空。
 
  7.规律睡眠

  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建议每晚23点前入睡。
 
  让我们一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好精神!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网站地图 地址:长春人民大街1485号省政府2号楼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5570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9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