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重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专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14 09:19:00A+A-
  

  国家卫计委决定利用2015-2017的3年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预约诊疗、规范诊疗行为、妥善化解医疗纠纷等9个方面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提出要求。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强化医护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在市委市政府、市卫计委领导及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65位医务人员采取换位思考,科技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等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医。

  吉林市人民医院是市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惠民、利民、爱民的民生工程。消化内科设有4个疗区、1个内镜中心,1个门诊无痛内镜体检中心,开放床位300张,消化内科病房面积8000平方米,消化内镜诊疗中心面积2000方米,无痛内镜体检中心面积4000平方米,在东北三省是最大的。近3年来收治病人数量逐年上升,2016年出院病人13000余人次,消化内镜微创手术超过10000例。是吉林地区疑难重危病例会诊治疗中心,缓解了吉林地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看病难、治病难,外转病人、外请专家费用高、负担重的问题。
  消化内科就诊人数多,为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我科有三位医生出日间门诊并派一位专家出专家门诊,确保每一位患者就诊时间充分。加强内镜内科急诊力量,24小时保持畅通,缩短急症患者等候时间。对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没有拒绝、推诿和拖延救治情况发生。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坚持落实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我院制定了临床科室疑难、死亡病例大讨论计划。每周四下午按计划组织病理科、影像科、普通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各科室能从每次的疑难病例讨论中掌握新的知识,有助于拓展医师的临床决策思维,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重科室视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定期、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对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坚持开展出院患者回访工作,由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执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出院后病情变化,并征求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就诊满意度等。
  注重科室宣传,让百姓了解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为人民胃肠健康保健护航。现在是电视有影、报纸有字、广播有声,让江城百姓在不走出吉林市的情况下,享受相当于北京301医院的诊疗服务。在院内设置预约诊疗服务岗,集中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及其他服务,如:健康教育、内镜预约、引导就医等。通过电话(0432-63392245)预约、现场预约、114台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并且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轮椅、专用通道,必要时提供一对一的专人免费陪护服务。我科医护人员自觉对医院范围内吸烟者进行劝阻、发现烟头及时清扫。保洁公司每天打扫,确保卫生间清洁、无味,并在相应位置铺设防滑胶垫,保证患者就医空气清新、环境清洁。
  消化内科现为吉林省消化内科特色专科,吉林市消化内镜重点专科,吉林市涉外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吉林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吉林市第一批优先发展的重点专科,西京消化病整合医学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地。科室拥有“奥林帕斯”“富士”“宾得”等世界消化内镜三大品牌的最新、最顶级内镜主机系统,吉林省唯一一台Spyglass胆道镜系统。同时拥有小肠镜,胶囊内镜,德国海博刀,MS胃肠动力检测系统。消化内科不仅在传统优势领域持续发力,还在新的领域、新的高度取得突破,创新发展再创辉煌。从硬件上达到了现代化医院管理要求,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使我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3年来,消化内科共开展特色技术20余项,达到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开展的国际先进技术有: 1.SpyGlass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肝外胆管结石,SpyGlassⅡ胆道镜下直视图像更清晰;2.ERCP胆总管取石(超细胃镜胆总管探查);3.弹性超声内镜诊断疑难肝胆胰胃肠疾病;4.POEM(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省内率先开展)。国内领先技术有:1.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胆管、胰腺恶性肿瘤(省内率先开展);2.NBI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癌及海博刀治疗(全市领先);3.双镜(消化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胃肠间质瘤(省内率先开展);4.双镜(消化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省内率先开展);5.经肠镜治疗阑尾炎(省内率先开展);6.胃肠肿瘤的EMR、ESD;7.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8.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9.食道静脉曲张套扎、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吉林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对吉林地区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及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制对中心工作总结、评估、分析及整改,提高消化内镜质控中心成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建设,进行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参观,提高质量管理和指导水平。
  消化内科王宏光主任为吉林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二级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介入学会全国常委,吉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委,吉林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委,吉林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委,吉林省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吉林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主委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医德楷模。
  2015年10月,王宏光主任得知48岁低保户李某因患胰头癌欲放弃治疗,晚间在住院处突然失踪,带领大家在松花江边找到了他,主动与他交谈。了解到他是下岗职工,媳妇没有工作,儿子上大学,生活十分困难后,安慰他:“诊断没有最后确定,尚需进一步检查。没钱不要紧,全科每人捐款100元,不用高档药,普通中药也能治好病。”王主任为他免费做超声胃镜,确诊为良性肿瘤,并利用去长春开会机会带上片子,请国内顶级专家会诊,认为不用手术。王主任回来后用心理疏导进行治疗,使其病情明显好转。
  2017年7月,永吉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一天,王宏光主任下班回家,刚吃完晚饭,就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说永吉县来了一位患胆总管结石的农民,已处于休克状态,情况危急。他立即赶到医院,当即决定对患者进行内镜下取石术,可患者家属说只带了400元钱。王主任二话没说,为患者垫付了800元钱,及时做了手术。患者爱人激动地说:“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你救活他就等于救了我们全家!”
  谁知脱险后的患者却用诧异的眼光盯着王宏光主任,半天冒出一句话:“大夫不收红包还给病人垫付手术费,你是不是把手术做坏了呀?”这突如其来的质问,瞬间使王主任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感。然而,他很快有了更深的理解:人在生病的时候大都焦虑、忧郁、惶恐、多疑、急躁,饱尝疾病折磨的患者,更需要医生的理解和宽容,个人荣辱得失何足道哉!
  此后,这名患者总担心自己身体有问题,迟迟不肯出院,多日未见异常,才决定出院。临行前,他在王主任的办公室门前转了好几圈,最后走了进去,握着王主任的手一个劲儿道歉:“你不收红包,还给我垫付手术费,手术又10多分钟就完事了,我觉得不正常。是你救了我,我还怀疑你,实在对不起!”一场即将激化的医患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消化内科已完成省市科研成果5项,发表论文20多篇,完成抢救微创手术一万余例,真正使消化大病不出吉林市,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亲切的称王宏光主任为“胃镜王”。中心曾举办国际、国内、省内会议10余次,大会曾邀请日本国立群马中央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部长桐山真典教授、群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麻兴华教授、西京消化病医院樊代明院士、全国ERCP组长沈阳陆军总院麻树人教授、享誉国际的知名专家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冀明教授等,各位与会专家给予王宏光主任及其带领的消化团队高度赞赏,称赞其技术过硬,达到省内、国内先进水平。王宏光主任还曾先后多次在武汉、哈尔滨、上海以及荷兰、埃及等国内、国际消化病大会演讲并现场操作演示,获得高度评价。
  在消化内科,一个优秀的医生,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追随者。王宏光主任经常说一个不爱中国共产党、不爱祖国、不爱人民的人是不会给病人看好病的。全科通过不断学习,凝心聚力,每周五早会前升国旗、奏国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室空前团结统一,大家加班加点每天不讲条件,送锦旗和慕名而来的病人迅速增多。2015年七一,院党委总结了消化内科精神在全院介绍经验,这个经验就是有信仰、敢于担当、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精神。消化中心获得“吉林市工人先锋号”、“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科室注重消化内科的医德医风建设,要求全体医护人员一切围绕患者,积极倡导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和星级服务活动,给予患者所需所想的关爱。医护人员每天早7点上班,晚7-8点下班是常事,半夜急诊抢救病人风雨无阻,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消化内科医生自律、高档抗生素需用一周的,用三天即可,后用中药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中药便宜有效。高档检查不是必须做,CT能解决的就不做核磁,每一个医生的效益不和药品、检查费挂钩,每月公布医生的医保是否超支,超了就说明原因,这样就为每个病人节约了一半费用。有些病人住院手术费需两万可是因为困难就带了一千元,为了解决患者病痛,赔钱治病,他们说救助低保特困病人、危重病人都是我们应当做的,人民医院是为百姓服务的,3年来消化中心共为困难职工减免、捐款20余万元。
  2015年8月,院党委交给消化内科选派一名援疆医生任务。王宏光主任动员组织全体医护人员,经过认真选拔,爱岗敬业、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青年主治医师孙震、汪强脱颖而出。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很快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积极开展疾病治疗和教学工作,深受医院和少数民族群众欢迎。“援疆不仅要带去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而且要加强两地医疗技术合作,促进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应阿勒泰市人民医院的邀请,王宏光主任带领3位科主任和1位护士长组成专家团队,飞赴阿勒泰,开展为期一周的技术合作:协助阿勒泰市人民医院编制发展规划,指导该市成功举办阿勒泰地区首届消化疾病论坛并做主旨发言,示范开展地区首例内镜早期癌症切除手术,首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首例诊断肝豆状核变性,该病人既往一直诊断精神病患者,并与阿勒泰市人民医院达成协议,提升该院医疗技术、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打造吉林省援疆医学品牌做出巨大贡献。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句“医家有割股之心”。古人把医生治病救人的热切心情表达得十分形象。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努力地救治一切生命,真诚地尊重一切生命,这就是医生的天职。人民医院消化中心在办好人民满意卫生道路上,向无痛、精准、早期微创和更加宽泛的治疗领域发展,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王宏光 供稿)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网站地图 地址:长春人民大街1485号省政府2号楼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5570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9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