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重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专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1 15:47:00A+A-
  

  社会办医是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减轻财政负担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长春市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非公医疗卫生机构日益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一是形成多元化社会办医格局。长春市制定的区域卫生规划中,对医疗机构设置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方针。鼓励民间资本在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以及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举办医疗机构鼓励优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扩大规模,连锁经营,建成一批拥有500张以上床位的综合性医院和100张以上床位的专科医院特别是鼓励兴办康复中医护理老年病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 

  二是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在审批上,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照后证,为社会办医在招工融资等方面提供方便放宽民营医疗机构申报范围。在区域卫生规划范围内,所有领域全部开放。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帮助民营医疗机构解决医护人员注册人数达标难、聘任难和人员短缺等问题。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医师执业注册等涉及民营医疗机构的事项全部实行即办制,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办理。现场审核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在税收上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三年内给予相应的优惠免税政策。积极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申报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凡是符合规定的,均可纳入定点医院,不受数量的限制。目前,长春市社会保险定点省市新农合定点单位逐步增加。全社会办医医院参加社会保险定点省市新农合定点单位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开设市医保定点单位的医院占社会办医疗机构总数的56%,市农合定点单位占47%,商业保险单位占90%。 

  三是提供平等的待遇机制民营医疗机构在用人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允许国外医学专家到长春市行医,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准入手续,民营医疗机构在财产权经营权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专科及等级医院评审医学院校实习医院资格评先选优政策知情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在全市开展的奖评活动中,已有50余家100余人次获得过各级各类奖励目前有8所医院的14个科系获得市级重点专科,有14所民营医院晋升为二级以上医院等级 

  四是实施科学监管成立了全市首个民企行业协会党委。目前民营医院党支部发展到53个,发展党员9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0余名。组织签订了全市首份“行业集体合同”。成立了长春市第一个民企行业工会,目前有会员单位47家,会员2242名。协会组织积极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开展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院内感染控制,抗菌素的合理使用,输血管理,毒麻药管理及医疗安全和四防安全的细化管理和培训,形成量化指标,在日常工作中对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进行认真督导检查社会办医医疗机构在加入医疗急救网络医疗技术准入科研立项人才引进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资格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通过政策扶持、科学监管,长春市在社会办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五年,我市的医疗机构数量上升了近40%,投资增长50%。社会办医从业人员17096人,增长了60%。目前开放床位 6523张,门诊量年均136万人次,年住院患者5.86万人次,固定资产达15.4亿元。涌现出了具有一定规模、投资较大、设备先进的吉林延安医院、吉林国健妇产医院、长春骨伤医院、吉林普济医院、吉林百合口腔医院,引进全国连锁医疗机构长春爱尔眼科医院。我市社会办医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彻底改变了政府包揽医疗摊子大、负担重、收效低的状况,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医为主、社会办医为辅的医疗服务新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服务对象的需求。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网站地图 地址:长春人民大街1485号省政府2号楼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5570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9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00002000009号